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近期魚卵與孵化記錄;挑卵與保存濕度

(一)近期魚卵與孵化記錄

S. zonatus "Guarapuava": 27隻浮魚、2隻趴魚、死亡5隻,總共50顆卵孵化34顆卵。
Simp. sp. "Urucuia"        : 13隻浮魚、1隻趴魚、死亡0隻,總共23顆卵孵化14顆卵。

S.zonatus "Guarapuava"是八月十七號收的卵,在十月二十號下卵,下卵前檢視幾乎都已經發金圈眼,休眠期大概是兩個月的時間,由於前後在兩個完全不同的溫度,所以也不知道究竟影響為何。Simp. sp "Urucuia"則是自己產卵,九月十號收的卵,十月二十四日下卵,卵也幾乎普遍發金圈眼,由於都是在台灣,九月的時候還稍微更熱一點,十月則在25度左右,僅一個多月就走完休眠期,還蠻驚人的。



比較有趣的是,同屬於Simp.屬的S. santanae "Ribeiro Santana"(簡稱SNT)以及Simp. Boitonei(簡稱BOI)即使長相與S. zonatus(ZNT)十分神似,但卵的休眠期長度確有不小的差異。在ZNT已經完全發育可以下水孵化時,在同一時間收卵且在相同環境保存的BOI與SNT卻只有1/10的卵開始發育,其餘九成的卵都仍呈現完全透明的狀況。即便發育的卵也僅達到才開始形成模糊的黑色眼睛階段,很明顯地仍需要幾個禮拜的發育。所以,就算長相相近、同屬、同保存時間,但這些一年生將魚卵的休眠期卻仍可能有不小程度的歧異。這亦是玩將魚有趣的地方,每一個品種都有獨特之處,每一次都是一個全新的經驗。

這陣子可能鴻運當頭,也許在網友眼中孵化率六成左右沒有什麼好希罕,但對於我來說已然是非常讓自己滿意的狀況,尤其是低於一成的趴魚數量,這是我以前未曾嘗過的,相對地,慘痛的九成趴魚率我反而有不少經驗 囧(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看一下我的舊文:近期將魚卵孵化記錄這一篇,現在回顧還真是斑斑血淚啊!)。



另外也將Simp. sp. "Urucuia"挑剩的土下水了,我自己挑卵的技巧並沒有非常高超,所以往往在挑剩的土中仍有為數不少的卵量(可見舊文「收魚收到手軟」),而或許拜大量土所賜,這些挑剩的卵其發育與孵化的狀況通常會比我挑到拉鍊帶中同少量土一起存放的卵要好上不少。不過,既云「挑剩」即代表無從知道這大批土中究竟有多少卵量,故無法得到孵化率此數字。目前看到是有6隻浮魚、0隻趴魚。

若網友有看我前一篇有關一年生魚卵「強制孵化」的文章,這邊做個後續報導,我後來將S. zonatus "Guarapuava"的卵與土再次搖晃、加入新水後,又額外有一隻小魚迸出卵殼,可惜這隻就是趴魚了。

接著是收卵之後的發現,這次在S. zonatus "Guarapuava"發現六顆是仔魚已經將頭破殼而出,但卻未能順離將身體鑽出完全脫離卵殼,這樣的仔魚下場當然是死亡。而這個是我以往未曾見過的現象。雖然我從邏輯上可以理解這種情形的發生,可能仔魚就是鑽一鑽耗盡體力,或者是分泌軟化卵殼的成分不足,但在實務上以往我鮮少看到這種情形,畢竟這次有超過1/10的比例,而我以往也有放在小杯子中下水後收卵數次的經驗,但是幾乎沒有印象曾經遇過這種情形。不知道這跟這次嘗試的「強制孵化」或者增氧劑的添加有無關係

總之,雖然有這種「頭過身未過」的情形發生,但整體而言,最近的孵化狀況是讓我滿意的,尤其在很低的趴魚率上。希望待S. Boitonei、S. santanae孵化時也有這種不錯的成績。

ps.題外話,我最近自己覺得在餵食剛孵化仔魚時,無節中有無沈卵、殼的影響很大,當我使用沈卵較多者,仔魚在前兩週死亡率很高,而且檢視死亡的仔魚明顯都是肚子鼓漲有進食的;最近使用沈卵較少(即使卵未孵化仍然上浮,以利純淨收蝦)的無節,十天過去近五十隻仔魚中僅一隻死亡。最近會將此無節使用在新一批口孵的火焰熊貓仔魚上,看看是否也能順利降低之前「過半」的死亡率。

(二)挑卵與保存濕度

有關以往我孵化的慘痛經驗,可以看我的舊文,就會知道為何最近的狀況是這麼讓我滿意了:1.五月二十三日的近期鱂魚卵孵化記錄、2.六月二日的近日鱂魚孵化經驗;小筆記2。原來在某種程度上,我也可以算是屢敗屢戰的勇士啊 XD

近日有朋友在挑卵上遇到些問題,簡單的說這個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1.把離水的土弄到可以挑卵的程度;2.如何手動挑卵(當然也有利用卵與土的輕重不同的篩濾法);3.封存時的濕度。

首先在挑卵之前,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要挑卵?如果單純想要知道對於「有或沒有」產卵,只要找到一兩顆就好了,為什麼要把大半的卵挑起來另外存放呢?這也可以從三個角度去解釋:第一,挑起存放的卵比較方便觀察,以利更準確地掌握卵的發育以及下水的時機;其次,比較現實面,挑好卵才比較好賣,這可以從aquabid的銷售反應看出,當未挑的一公三母一週產的卵多開價25美元而乏人問津,但挑好30顆的卵則可以熱烈地被競標到40美金。最後,也是我自己願意挑卵的最大原因,藉此觀察我的魚隻過得究竟好不好。因為大部分的魚隻都是保暖後方思淫慾,在狀況不佳、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卵量自然減少,甚或完全不產卵,惟有良好的健康狀況、足量的食物、優質的環境才能讓他們卵量不斷提升,所以在單位時間(我大概都是一個月挑)內能收到的卵量成為我觀察他們究竟過得好不好的參考指標,當收到的卵漸多,自己便會有「看來我做得還不錯」的成就感。

來自vic的小公魚已經開始鑽土

接著在進入正題前要先說的是,在挑卵上飼養N屬真的比S屬要方便,原因是N屬是淺層產卵,故要鋪設的土量僅一、兩公分,而S屬動輒要超過五公分,也就是假設兩者產卵量一樣,N屬的從要從X的土量中挑Y數量的卵,而S屬的則必須要從5X的土量中挑Y數量的卵,後者當然明顯的費工很多。所以如果真的不喜歡挑卵,那麼養N屬等淺層產卵者、甚至多年生會比較符合飼主的偏好。

(請容拖稿...)

ps.我覺得「誠懇」與否是我在網路上交友最重視的部分,跟專業、捨給沒有關係,所以有時候在論壇上遇到少數我不太願意回應的,真的是因為看到他們的文章跟看到私下來訊時是迥異地兩個模樣,公開文章中口氣像足大大,私下短訊求教馬上自稱小弟,前倨後恭,這種網友請恕我回的短訊簡短兼包持距離,在我認為前踞後恭還不如「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高姿態來得順眼。(常常通信的那幾位朋友請不用擔心,我就是因為很喜歡你們的風格才會一直書信往來的,而且往往都讓我獲益甚多。)

此外,即使買賣價格是供需決定,一切都是你情我願,但是明明國外只賣12美元的多年生卵,孵成十隻一個月的仔魚後卻開價2500台幣,這種做法我著實不太能接受。當然也許多年生卵運送、孵化的風險很多,但是這種開法真的稍微誇張了點。這可能是因為我玩將魚主要是希望能蒐集到自己喜歡的品種,其次能增加國內的同好,這是我在意的,至若賺錢與否,當然誰不希望錢多一點,只是這種開價法真的不合我的胃口,畢竟都成功繁殖,代表之後還可以賣無數次,用不著把進入門檻拉得這麼高,也不用搞商業上的「吸脂式定價法」吧!簡單地說,一次賣2500,跟賣十次250,我喜歡的是後者,即使兩者賺的錢相同。不過,做法間無所謂對錯,就像業務員有油裡油氣很會說話,也有比較實在古意的,差別只是有沒有臭味相投罷了,不合者我只能敬而遠之。

----------------
哇賽!在我寫完這篇文章的僅僅半小時內,竟然大陸那邊瀏覽此篇的人數比來自台灣還高!這是怎麼回事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